各位看官,请听我细细道来!一场牵动地缘政治神经的上合组织峰会,即将在中国拉开帷幕。然而,就在这本应是各成员国齐心协力、共商发展大计的关键时刻,印度却突然发难,上演了一出令人匪夷所思的“猪队友”戏码,着实让人大跌眼镜。
距离由中国主办的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开幕已不足一月。峰会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,共谋发展蓝图。然而,印度政府却横生枝节,向中国提出了一个堪称无理的要求——禁止土耳其和阿塞拜疆两国出席本次峰会!此举一出,舆论哗然。上合峰会邀请哪些国家参会,本应由东道主中国与其他成员国协商决定,印度此番指手画脚,未免管得太宽,其背后动机更是令人揣测。
那么,印度究竟给出了什么理由,来支撑其如此离谱的要求呢?原来,印度方面声称,在之前的印巴冲突中,土耳其和阿塞拜疆两国曾公开支持巴基斯坦。这理由一出,不禁让人感到小家子气十足。
让我们把时间拨回三个月前,印巴局势再度紧张。巴基斯坦总理专程前往土耳其访问,两国领导人就加强军事合作达成了共识。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更是直接发声,表示支持打击恐怖主义。这番表态无疑触动了印度的敏感神经。一直以来,印度都以“反恐”为名,试图在南亚地区扩张影响力。土耳其的公开支持,无疑让印度感到芒刺在背,如鲠在喉。
展开剩余79%再来看阿塞拜疆,虽然与印度保持着一定的经贸往来,但与巴基斯坦之间的传统友谊更为深厚。兄弟情谊,义不容辞,关键时刻力挺盟友,本也无可厚非。印度因此而心生芥蒂,未免显得有些莫名其妙。
然而,明眼人都能看出,印度此举表面上针对的是土耳其和阿塞拜疆,实则是将矛头指向了中国。其中的玄机,耐人寻味。
不妨回想一下今年五月发生的印巴冲突。《印度时报》等印度媒体大肆炒作,声称巴基斯坦军队使用了中国制造的武器,给印度军队造成了重大损失。这一报道迅速点燃了印度国内的反华情绪。或许是迫于国内压力,莫迪政府不敢直接与中国对抗,便将怒火发泄到了上合组织的工作上,妄图通过在峰会上给中国制造麻烦,来找回颜面。这种逻辑,着实令人费解。
然而,现实往往事与愿违。莫迪政府心知肚明,中印关系在边境问题上好不容易有所缓和,若因印巴冲突而彻底破裂,之前的努力将付诸东流,甚至可能面临被国际社会孤立的风险。
更何况,美国总统特朗普正挥舞着25%的惩罚性关税大棒,令印度出口企业苦不堪言。这还没完,美国还在能源和军火贸易上威胁要制裁印度。
面对内忧外患,印度可谓是焦头烂额,进退维谷。正是在这种困境下,印度却在峰会前夕搞出这等“幺蛾子”,简直是迷惑行为大赏。他们甚至拿“莫迪是否亲自出席峰会”作为筹码,来要挟中国在邀请名单上做出让步!
将多边组织的大会当成自己讨价还价的菜市场,印度的格局和风度,实在令人不敢恭维。
事实上,印度在上合和金砖这两个合作框架内“搞事情”早已不是第一次,堪称“惯犯”。不妨看看前不久刚结束的上合防长会议。印度方面竟以文件中未满足其针对巴基斯坦的政治要求为由,拒绝签署相关文件!这简直是将大家的公共平台当成了自家后院,想怎么改就怎么改。
在金砖国家内部,印度同样我行我素。当其他成员国(中俄巴南等)都在积极推进“去美元化”,试图摆脱美国的金融霸权时,印度却选择“割席”,明目张胆地去抱美国的大腿。这种“首鼠两端”的做法,早已让其他成员国心生不满,印度的信誉值也因此一落千丈。
那么,印度为何非要顶着如此巨大的压力,去做这种既得罪人又不讨好的事情呢?细细分析,背后隐藏着三重“小九九”:
其一,转移国内视线。印度国内经济面临巨大压力,通货膨胀、失业率高企,民众怨声载道。通过在国际上摆出“强硬”姿态,营造“大国范儿”,可以有效地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,可谓是老套路了。
其二,刷存在感。通过这种看似“强硬”的要求,特别是在上合这种重要场合,印度试图向全世界宣告:“看!我印度说话是有分量的!你们必须重视我!”说白了,就是想彰显自己所谓的“大国地位”。
其三,试探中国底线。印度希望通过这种方式,来试探中国在多边场合的承受能力,看看在压力之下,中国会做出多少妥协。
然而,这些小聪明恰恰暴露了印度外交上的“战略短视”。作为本次峰会的东道主,中国的立场是清晰而坚定的:开放、包容!
土耳其和阿塞拜疆作为上合组织的对话伙伴国,完全有资格参加峰会。印度试图将双边矛盾强行塞入多边组织的议程,不仅不符合上合组织的“上海精神”(互信、互利、平等、协商、尊重多样文明、谋求共同发展),也完全违背了国际外交的基本准则。
我们坚信,上合组织绝大多数成员国的眼睛都是雪亮的。印度的无理要求,非但不可能得逞,反而会让全世界更加清楚地看到,谁才是这个地区真心实意搞合作、促发展的“稳定器”。
当今世界,格局瞬息万变。上合组织代表着“全球南方”国家合作共赢的大平台,其意义远超印度与他国之间的双边矛盾。这是大势所趋!
如果印度仍然抱着“你输我赢”的零和思维不放,沉迷于“地区霸主”的旧梦之中,那么它终将被时代发展的快车无情地甩在后面,在上合、在金砖、在整个亚洲乃至全球的合作大潮中,越来越边缘化。
对中国而言,处理印度这波操作,既需要智慧,更需要定力。一方面,绝不能因为印度“作妖”而影响峰会的筹备工作,确保峰会成功、精彩。另一方面,也要给印度留有余地,毕竟彻底撕破脸对谁都没有好处。一个团结稳定的上合组织,符合所有成员国的根本利益。
总而言之,印度此番在上合峰会前的无理要求,纯粹是出于国内政治算计和战略短视的“昏招”,既暴露了其外交的任性妄为,也凸显了其在美俄之间、地区霸权与合作共赢之间的巨大困境。
最后,我想问一句:莫迪老仙,印度到底想往哪走?是继续当那个四处点火、斤斤计较的“搅局者”,还是选择与各方携手合作,共创未来?
这个选择,将决定印度未来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。"
发布于:四川省尚竞配资-炒股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开户-杠杆炒股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